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0

药食新解|施宣赫老师解析苋菜:“红根菜” 里藏着清热养血的养生智慧

天涯杂谈 20 0 前天 19:01


田间地头常见的苋菜,既是家常蔬菜,也是中医眼中的 “药食同源” 之品。中医称其为 “苋”,《本草纲目》记载它 “治大小便不通,化虫,去寒热,能通血脉,逐瘀血”,现代营养学也将其列为富含矿物质的 “天然营养库”。今天就跟着施宣赫老师,聊聊苋菜的养生门道。


一、苋菜的中医 “功效图谱”:清热凉血的平和之品
从中医理论来看,苋菜味甘性凉,入肝、大肠经,如同一位 “温和的调理师”,擅长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明目养肝,尤其适合湿热体质或有血热症状的人群。
1. 清热利湿:赶走体内 “湿热气”
湿热体质者常受口干口苦、大便黏腻、皮肤起疹等问题困扰。苋菜性凉能清解内热,同时兼具利湿之效,如同 “给身体温和排湿”,在夏季或湿热天气食用尤为适宜。对于容易上火、小便黄赤的人,常吃苋菜可帮助缓解体内湿热积聚。
2. 凉血止血:呵护血管的 “天然助力”
尤其是红苋菜,中医认为其 “凉血” 功效更为突出,对于血热引起的牙龈出血、鼻出血等轻微出血症状有辅助调理作用。这与其 “通血脉、逐瘀血” 的特性相辅相成,适合需要关注血管健康的人群。
3. 明目养肝:从饮食中 “滋养肝血”
“肝开窍于目,肝血充足则目明”,苋菜含有的营养成分能滋养肝血,间接起到明目的作用。对于经常用眼、易出现眼干目涩的人来说,是日常食疗的不错选择。
二、苋菜的 “正确打开方式”(施宣赫老师的实用技巧)1. 挑选要点:新鲜饱满,分清品种
苋菜分青、红两类:红苋菜根红叶绿,清热凉血之力稍强;青苋菜性质偏温和,适合多数人日常食用。施宣赫老师提醒,挑选时优先选择叶片鲜嫩无黄叶、茎秆挺拔、根部无腐烂的苋菜,此类苋菜品质更佳,营养保留更完整。
2. 处理关键:焯水去草酸,保留营养
苋菜含少量草酸,焯水 10 秒后捞出,既能去除涩味,又能让营养更易被人体吸收。施宣赫老师强调,尤其在搭配含钙食材时,焯水可减少草酸对钙吸收的影响,食用更健康。
3. 搭配技巧:互补增效更养人
苋菜 豆腐:苋菜清热,豆腐补钙,二者搭配适合老人与孩子,既能补充营养又不滋腻,如苋菜豆腐汤便是经典搭配。
苋菜 鸡蛋:鸡蛋的蛋白质能平衡苋菜的凉性,提升营养吸收效率,适合制成苋菜鸡蛋饼作为早餐。
苋菜 瘦肉:瘦肉可中和苋菜的凉性,同时补充蛋白质,适合需要补虚的人群,如清炒苋菜肉丝。
三、现代科学眼中的苋菜:营养亮点解析
苋菜的营养优势在现代研究中得到印证:


铁元素:含量在蔬菜中较为突出,尤其是红苋菜,能为人体提供造血所需的基础原料,与中医 “通血脉” 的说法相呼应。
钙与维生素 K:钙含量不逊于牛奶,搭配维生素 K 可促进钙吸收,对骨骼健康有益。
膳食纤维:每 100 克含 2.2 克,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维持肠道通畅,与中医 “利大小便” 的功效一致。
维生素 C:含量丰富,可增强免疫力,还能促进铁的吸收,提升营养利用率。
四、吃苋菜的讲究(施宣赫老师反复叮嘱的)
脾胃虚寒者适量食用:苋菜性凉,经常拉肚子、胃寒怕冷的人不宜多吃,烹饪时可搭配生姜、大蒜同炒,以中和寒性。
特殊人群注意:苋菜有 “滑利” 特性,孕妇不宜过量食用;尿酸偏高者需适量摄入,避免长期大量食用。
烹饪技巧:苋菜易熟,炒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维生素流失;焯水后挤干水分再炒,口感更清爽。
五、施宣赫老师推荐苋菜食谱1. 清炒苋菜(基础款)
材料:苋菜 300 克、蒜末、盐少许
做法:苋菜洗净切段,焯水后捞出挤干;热油爆香蒜末,放入苋菜快炒 1 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施宣赫老师点评:“做法简单,蒜末能中和凉性,适合日常清热食用。”
2. 苋菜豆腐汤(补钙款)
材料:苋菜 200 克、嫩豆腐 1 块、葱花、盐少许
做法:苋菜焯水切段,豆腐切小块;锅中加水烧开,放入豆腐煮 3 分钟,加苋菜再煮 1 分钟,加盐、葱花调味。
施宣赫老师点评:“苋菜配豆腐,清热又补钙,老人孩子饮用皆宜。”
3. 苋菜鸡蛋饼(早餐款)
材料:苋菜 100 克、鸡蛋 2 个、面粉 50 克、盐少许
做法:苋菜焯水切碎,与鸡蛋、面粉、盐混合调成面糊;平底锅刷油,倒入面糊摊成饼,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施宣赫老师点评:“鸡蛋的温性中和了苋菜的凉性,作为早餐营养均衡,且容易消化。”
结语:平凡苋菜的养生智慧
施宣赫老师总结:“苋菜虽普通,却兼具清热与养血之效,清热不苦寒,养血不滋腻,恰是‘药食同源’的生动体现。” 食用苋菜时,记得根据自身体质调整,搭配温热食材平衡其凉性,就能让这家常蔬菜发挥更好的养生作用。需注意,食疗不能替代治疗,体质特殊者最好咨询医生后再食用。

【声明】本文为中医养生科普,不构成诊疗建议,具体食用需结合个人体质,遵医嘱调整。



──── 0人觉得很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