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1 0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作风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煮酒论史 13 0 6 小时前
本帖最后由 ku837947 于 2025-7-17 14:43 编辑

今年3月,习总书记在贵州和云南考察时深刻指出:“这些年,八项规定确实是推动了根本性的变化,风气为之一新,过去积重难返的现象大部分没有了。同时要看到,有一些地方发生了松动,有一些方面还存在盲区死角,一些不良风气出现了反弹回潮。钉钉子嘛,再钉几下,久久为功,化风为俗。”总书记充分肯定新时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敏锐指出当前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彰显出将作风建设一抓到底的恒心和决心。
八项规定不仅标志着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也表明了党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的决心。具体来说,中央八项规定的内容虽然简短,但其影响深远。自2012年12月出台以来,它成为了新时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旨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一规定的实施,使得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重塑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党员干部的“精神灯塔”,作风建设是永葆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生命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战线的排头兵,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深的为民情怀、更严的自我要求,争当新时代的清廉表率。因此,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精神灯塔”为标尺,筑牢政治忠诚的根基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党员干部的“精神灯塔”,必须融入血脉、见诸行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必须提升政治判断力, 深刻认识作风问题本质是政治问题,时刻对标党中央要求检视自身言行,确保文化服务始终与党的宗旨同向同行;要严守纪律红线,在文化项目审批、经费使用、活动开展中,坚决抵制“人情关”“利益关”,让清廉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鲜明底色。
二、“生命线”意识扎根人民,践行文化为民的初心
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文化工作更需厚植为民情怀。我们要破除形式主义, 避免“重场馆建设轻服务实效”“重活动数量轻群众口碑”,聚焦基层文化需求精准施策,如优化市民文化服务、定制化惠民演出等;要畅通群众监督, 公开文化服务流程与资源分配,用好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让文化惠民政策真正暖到民心。
三、“排头兵”担当自我革命,锻造新时代文化铁军
公共文化服务直面群众,作风形象直接影响党的公信力。因此,我们要时常刀刃向内查风险, 聚焦文化资源分配、采购招标、职称评审等廉政风险点,完善制度闭环;要弘扬新风树正气,创作廉洁主题文艺作品,将红色基因、清廉故事融入文化供给,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坚决抓好整改落实。加强以下几方面: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制定个人年度理论学习计划,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是对标先进榜样, 深入学习时代楷模、身边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见贤思齐,反躬自省,不断净化思想、提升境界。三是激发昂扬斗志,勇于担当作为,破除畏难情绪, 主动请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四是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履职效能,强化工作执行力,对领导交办的事情,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五是严守纪律规矩,永葆清廉本色,常态化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学习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观看警示教育片,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 1人觉得很赞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