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与宽松的阴阳之道 甚至在标有“静音区”(荷兰语为stilte )的车厢内也是如此。2016 年,以色列交通部发布视频,呼吁以色列人“更像英国人” ,在地铁上别大喊大叫。与此同时,《纽约时报》将纽约市称为“喋喋不休之城” 。2016 年,纽约收到超过 42 万起噪音投诉,是 2011 年的两倍,报告显示这座城市正遭受危险分贝水平的困扰。我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图书馆这种本应是最安静的避风港,在较为宽松的文化中也被认为噪音更大。 城市街道上的时钟 严谨文化中秩序更好的另一个促成因素是它们更出色的同步性。同步性在许多人类活动中都能见到:游泳、军乐队行进、军队操练等等。它也是许多非人类物种的特征。萤火虫通过适时的闪光掌握了同步性,蟋蟀也是如此,它们的鸣叫声非常精确,我们甚至可以用其来预测温度。同步性就在我们身边。在人类身上,心脏起搏器、神经元放电、肠道活动以及鼓掌的观众都体现了同步性。所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同步,否则就会陷入混乱。然而,各国在协调行动的能力上差异很大,严谨文化在这方面比宽松文化表现得更好。 以城市街道上的时钟这种简单事物为例。你可能会认为所有国家都能确保其主要时钟与准确时间完全同步,但心理学家罗伯特·莱文(Robert Levine)主导的一项巧妙研究表明,有些国家在这方面比其他国家做得更好。他让研究助理测量 30 多个国家首都的 15 个不同时钟显示的时间。在一些国家,包括奥地利、新加坡和日本—— 都是严谨型国家—— 市中心的时钟高度同步,彼此间偏差不到30秒。但在诸如巴西和希腊这样 “宽松” 的国家,时钟之间的偏差可达近两分钟。我对莱文数据的分析表明,一般来说,同步的时钟更可能出现在 “严谨” 的国家,如下图所示。 图3.2 各国时钟偏差(秒) (图表中从左到右依次为:意大利、奥地利、新加坡、日本、波兰、德国、法国、中国、英国、中国香港、韩国、匈牙利、美国、荷兰、墨西哥、巴西、希腊 ) 在严谨文化的国家,交通往往更协调。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文化更严谨的国家,你更有可能依赖公共交通的预设时间表;而如果你身处一个文化 “宽松” 的国家,你就得预期会有延误。日本的新干线 “子弹头列车” 时速可达200英里,2013年平均延误仅54秒。同样,以准时著称的瑞士火车,准点率达97%。2014年,新加坡主要铁路系统仅有14次延误超过30分钟。铁路运营商若表现延误,每年可能被处以高达100万新加坡元的罚款。在严谨的国家,一旦延误真的发生,道歉和解释便铺天盖地而来。比如,一次电力激增导致新加坡火车延误两小时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