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0

药食新解丨施宣赫老师说:生菜不只是 “沙拉菜”,这 3 种吃法帮你清热、通肠

天涯杂谈 12 0 19 小时前

提到生菜,很多人只把它当沙拉里的 “陪衬”—— 裹烤肉、拌沙拉、涮火锅时随手抓一把,却不知这看似普通的绿叶菜,在中医里藏着 “清热通利” 的小智慧。施宣赫老师常说:“生菜性凉不寒,味甘清润,就像给身体‘降降火气’的小帮手,尤其夏天吃,清爽又养人。”

一、生菜的 “药食智慧”:清热、通肠、润胃,藏在清爽里

从中医角度看,生菜味甘,性凉,归胃、大肠经,它的好处在于 “清而不烈”:
帮身体 “降火气”,夏天吃最舒服
夏天天热,或吃多了辛辣、烧烤,人容易 “上火”—— 口干舌燥、喉咙疼、脸上冒痘。生菜性凉能清热,就像给身体 “浇点凉水”,却不像苦瓜那样苦寒伤胃,哪怕是老人、孩子,夏天吃也不容易闹肚子。
让肠道 “动起来”,解决 “排便难”
生菜纤维多,还含有丰富的水分,吃下去能刺激肠道蠕动,帮身体 “通便利肠”。很多人久坐后便秘,或吃太多油腻觉得 “肚子胀”,吃点生菜能让肠道轻松点,中医说 “肠通则体健”,就是这个道理。


给胃 “减负担”,消化差的人也能吃
生菜质地脆嫩,不用煮太久,甚至可以生吃,对脾胃的 “压力” 很小。胃口不好、吃不下饭时,来份清爽的生菜沙拉,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让胃觉得 “沉甸甸”。施宣赫老师常说:“胃弱的人夏天没胃口,别硬吃大鱼大肉,来点生菜更养脾胃。”

二、生菜的家常吃法:简单 3 招,吃出清爽与营养

生菜吃法多样,不用复杂调料,就能发挥它的 “清润” 特性,推荐这几种家常做法:
蒜蓉清炒生菜:开胃又不寒,全家都能吃
生菜洗净撕成片,热油后爆香蒜末,放入生菜大火快炒 1 分钟,加少许盐和生抽调味。蒜末的温性刚好中和生菜的凉性,吃起来脆嫩带点蒜香,夏天配粥、配米饭都合适,连不爱吃菜的孩子也能多吃两口。
麻酱凉拌生菜:解腻又爽口,配烤肉绝了
生菜焯水 10 秒(别煮太久,保持脆感),过凉水沥干,淋上稀释的麻酱(加少许生抽、香油调开)。麻酱的醇厚能中和生菜的清寡,吃起来香而不腻,尤其适合吃烤肉、火锅后解腻。施宣赫老师笑称:“这是‘油辣’的最佳搭档,一凉一热,肠胃才舒服。”
生菜卷万物:简单又百搭,早餐吃快手
生菜叶洗干净,卷上煎蛋、火腿、黄瓜条,淋点沙拉酱或甜面酱。不用开火,5 分钟就能做好,早上吃方便又顶饿,比吃油条、包子更清爽,肠胃弱的人吃了不胀气。
生菜豆腐汤:清淡又补水,夏天喝不渴
生菜撕小块,嫩豆腐切小块,加水煮开后放生菜,加少许盐、白胡椒粉调味。汤清味淡,既能补水,又能清热,夏天出汗多了喝一碗,比喝冰水更解渴,还能帮身体补充电解质。

三、挑生菜,记住 “3 看”,新鲜的才养人

买生菜,新鲜是关键,施宣赫老师提醒:避开 “蔫、黄、烂”,才能吃得放心又营养:
看叶子:新鲜生菜叶子翠绿有光泽,叶片挺括,没有黄斑、黑斑,也没有烂边。如果叶子发蔫、软塌塌,说明放久了,水分和营养都流失了。
看茎部:生菜的茎(靠近根部的部分)要脆嫩,用手轻轻一折就能折断,断面水润。如果茎部发软、发黏,甚至有异味,可能已经变质,别买。
看整体:选棵小、叶密的生菜,比大棵的更嫩;如果是包装好的,注意看底部有没有积水(积水容易让生菜烂掉),最好选带根的,保鲜时间更长。

四、吃生菜,这些细节要注意

生菜虽好,但吃对了才更舒服,施宣赫老师叮嘱要注意这几点:
脾胃虚寒的人,别生吃太多
生菜性凉,平时容易拉肚子、手脚凉、吃凉的就胃疼的人,最好熟吃(比如清炒、煮汤),少吃生沙拉,以免加重脾胃寒症。
生吃一定要洗干净
生菜叶子褶皱多,容易藏泥沙和农药,吃前用盐水泡 5 分钟,再用流水冲洗 2-3 遍,尤其生吃时别偷懒,避免拉肚子。
别煮太久,“脆感” 才是营养密码
生菜加热时间长了会变软、出水,不仅口感差,纤维和维生素也会流失。不管炒还是煮,都要 “快”—— 炒 1 分钟、煮 30 秒就够,保持脆嫩才最好。
搭配有讲究
配蒜蓉、姜末:中和凉性,适合秋冬吃;
配麻酱、花生酱:增加热量,适合瘦弱者;
配豆腐、鸡蛋:补充蛋白质,让营养更均衡。
施宣赫老师结语:生菜的智慧,在 “平凡中的清爽”
其实,生菜的好,不在 “大补”,而在 “适时”—— 夏天热得没胃口,它来开胃;吃多了油腻,它来解腻;肠道不通畅,它来帮忙。就像施宣赫老师说的:“养生不用总找名贵食材,身边的普通蔬菜,吃对了季节、吃对了方法,就是最好的调理。”

夏天的餐桌,不妨多份生菜:清炒、凉拌、做汤…… 一口脆嫩清爽,既能缓解燥热,又能让肠胃轻松 —— 这大概就是生菜的温柔:以平凡之味,养夏日之身。


(注:每个人体质不同,特殊情况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本文内容仅为日常饮食参考。)



──── 0人觉得很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