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0

立秋后,这 6 样家常食材该端上桌了 —— 施宣赫老师的秋日食养方

天涯杂谈 6 0 昨天 20:35
1. 梨:生吃润燥,熟吃养脾,秋天的 “天然润喉糖”
功效:味甘微酸,能润肺生津、清燥止咳。秋天空气干,人容易嗓子痒、干咳,梨就是 “对症药”。但施老师提醒:“生梨性偏凉,脾胃弱的人别多吃,蒸熟了吃更温和。”


做法:
川贝蒸梨:梨去核,中间塞 3 克川贝粉,加 1 勺冰糖,上锅蒸 20 分钟。适合秋天干咳无痰、嗓子疼的人,川贝润肺,冰糖调和梨的凉性。
梨藕汁:梨和莲藕各一半,打汁后加热喝。莲藕能养阴生津,两者搭配润得更 “透”,适合熬夜后口干舌燥的上班族。
2. 银耳:比燕窝实惠的 “润肺小能手”,还能帮肠道 “排毒”
功效:性平味甘,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施老师说:“银耳的胶质不是‘肥肉’,是天然的‘黏膜保护剂’,能护着呼吸道和肠胃黏膜,秋天吃正合适。”


做法:
银耳百合莲子羹:银耳泡发后撕小朵,加百合、去芯莲子,煮 1 小时至出胶,加少许枸杞。百合清心火,莲子安神,适合秋天睡不好、心烦的人。
银耳炒西蓝花:银耳泡软后撕片,和西蓝花一起快炒,加少许盐。这种做法不滋腻,还能保留膳食纤维,帮肠道 “刮油”,适合怕胖的人。
3. 山药:秋天的 “脾胃补丁”,老人孩子都该多吃
功效:味甘性平,健脾养胃、补肺气。施老师常说:“秋天脾胃容易‘偷懒’,吃点山药就像给脾胃加‘润滑剂’,消化好了,抵抗力才强。”


做法:
山药小米粥:山药去皮切小块,和小米一起煮烂。小米炒至微黄再煮更好,健脾效果翻倍,适合孩子不爱吃饭、老人胃弱的情况。
蒸山药蘸蜂蜜:山药蒸熟后直接吃,蘸点蜂蜜。蜂蜜润肺,山药补脾气,简单省事,当早餐或加餐都合适,还能缓解秋天的便秘。
4. 南瓜:秋天的 “黄金主食”,能帮身体 “抗秋乏”
功效:味甘性温,健脾益气、润燥化痰。施老师解释:“南瓜的‘甜’是天然的多糖,能慢慢补能量,不像白糖让人血糖骤升,秋天吃了不容易累。”


做法:

南瓜炖豆腐:南瓜切块,和嫩豆腐一起炖,加少许姜片。豆腐清热,姜片中和南瓜的滞气,适合痰湿重、总觉得身体沉的人。
南瓜子仁炒香:南瓜子剥壳后小火炒香,每天吃一小把。能补肝肾、润肠,秋天掉头发多的人可以试试,比吃保健品实在。
5. 鸭肉:比鸡肉更适合秋天的 “清补肉”,不上火还滋阴
功效:味甘咸,性微凉,能滋阴养胃、利水消肿。施老师笑着说:“夏天吃羊肉上火,秋天吃鸭肉正好,它是‘凉性肉’,补营养又不燥,适合贴秋膘却怕胖的人。”

做法:

冬瓜鸭汤:鸭肉焯水,加冬瓜块、3 片生姜,炖 1 小时。冬瓜利尿,生姜去鸭腥味,一起炖能清暑湿、补阴液,体寒的人也能喝。
鸭肉炒青椒:鸭肉切丝炒熟,加青椒快炒。青椒的辛味能开胃,适合秋天没胃口的人,记得少放油,保持清淡。
6. 百合:秋天的 “安神菜”,心烦失眠就靠它
功效:味甘微苦,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施老师说:“秋天人容易‘秋燥扰心’,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百合就是‘安神药’,比安眠药温和。”


做法:
百合炒西芹:鲜百合掰开,和西芹一起快炒,加少许盐。西芹能平肝降压,百合清心,适合高血压、容易烦躁的人。
百合莲子粥:百合、莲子(去芯)、大米一起煮,煮软后加少许冰糖。莲子能固肾,秋天腰膝酸、睡不好的人,喝这个准没错。
秋天养生,这几件事千万别做 —— 施老师的 “避忌提醒”
“光知道该吃什么还不够,秋天有些‘坑’得避开,不然吃再多好东西也补不回来。” 施宣赫老师一边收拾食材,一边念叨起他的 “秋日避忌经”。
1. 露背贪凉:别让 “秋凉” 伤了肺
“早上出门穿露背装、露脚踝,看着时髦,其实是给肺‘泼冷水’。” 施老师说,中医认为 “秋气通肺,肺主皮毛”,秋天早晚温差大,风寒容易从皮肤侵入,尤其背部是 “肺俞穴” 所在,受凉后特别容易咳嗽、鼻塞。他建议:“哪怕中午热,包里也备件薄外套,早晚披上,就像给肺加层‘防护罩’。”
2. 猛补 “厚味”:贴秋膘别用 “肥肉堆”
“有人一立秋就炖羊肉、吃红烧肉,说‘贴秋膘’,这可错了。” 施老师摇摇头,“秋天燥邪当令,肥肉、油炸食品是‘燥上加腻’,吃多了不仅不补,还会让脾胃堵得慌,反而没胃口。” 他强调:“贴秋膘得‘清补’,像鸭肉、山药这些,补营养又不生燥,才符合秋天‘润养’的道。”
3. 熬夜耗阴:别让 “秋燥” 变 “火燥”
“秋天本就‘燥气盛’,熬夜等于给身体‘加干柴’。” 施老师见过不少人秋天熬夜后,第二天嗓子冒烟、嘴角长泡 —— 这是熬夜耗了 “阴液”,燥邪变 “火邪” 了。他说:“晚上 11 点前睡,比吃多少银耳都管用,阴液补足了,燥气自然退。”
4. 悲秋过度:别让 “情绪” 跟着树叶落
“秋风一刮,树叶一落,有人就唉声叹气,觉得心里堵 —— 这在中医叫‘悲秋’,最伤肺。” 施老师解释,“肺在志为悲”,过度伤感会让肺气郁结,加重咳嗽、气短。他支招:“每天晒 10 分钟太阳,上午 9 点的太阳最温和,晒着后背暖洋洋的,能驱散‘悲秋气’,比闷在屋里叹气强。”
5. 久居空调房不补水:别让身体成 “枯井”
“秋天开空调抽湿,屋里比沙漠还干,有人一天不喝水,嗓子干得发疼还硬扛。” 施老师无奈道,“肺喜润恶燥,空气太干会让肺津耗损,哪怕不渴,也得时不时喝口温水,或在屋里放盆水,让空气润一点,肺才舒服。”

“其实秋天的养生,就藏在‘不挑食、顺时令、避忌讳’里。” 施宣赫老师最后总结,“吃对梨和山药,避开露背和熬夜,身体自然能跟着季节‘收’好能量,为冬天打基础。”

(注:每种食材的用量和做法可根据体质调整,比如怕冷的人吃梨时多放姜片,上火的人炖鸭汤时不加生姜,更稳妥。)


──── 0人觉得很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