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0

施宣赫老师“三步”告诉你什么是痰湿体质?快看看你身上有没有?

天涯杂谈 20 0 前天 20:20

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感受:明明没吃太多,却总觉得身体沉甸甸;早上起来嗓子有痰,头发脸爱出油;大便黏马桶,浑身像裹了层湿棉被 —— 这些可能是痰湿体质的表现。其实,通过日常调整,慢慢能有所改善。
第一步:看看是否有这些常见表现

痰湿体质的人,身体可能会有这些信号,不妨对照看看:

体型偏胖,尤其是肚子容易有赘肉,摸起来偏软,体重容易反复;
舌苔厚腻,舌头上有一层白白的苔,擦不掉,舌头边缘可能有牙齿的痕迹;
早上起床总觉得没睡醒,浑身乏力,懒得动,稍微活动就觉得累;
嗓子里总像有痰(多为白痰、黏痰),鼻子爱出油,女生可能白带偏多、黏糊糊;
吃点油腻就腹胀,大便不成形,黏在马桶上冲不干净,嘴里总觉得发黏、没味道。
如果中了 3 条以上,可能是痰湿体质的表现,不用慌,通过日常调理能慢慢改善。
第二步:这些习惯可能让痰湿 “找上门”
痰湿多是后天习惯导致的,看看你有没有这些情况:

饮食偏甜(蛋糕、奶茶)、油(炸鸡、火锅)、凉(冰饮、刺身),这些食物可能加重身体负担,让痰湿容易堆积;
上班久坐、下班躺平,一天活动少,气血循环慢,湿气不容易排出;
熬夜、睡不够,身体代谢变慢,脾胃功能受影响,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很好地转化,可能变成痰湿;
压力大、生闷气,情绪不畅影响脾胃功能(中医说 “气滞则湿阻”),痰湿容易找上门。

想改善痰湿,先试着调整这些习惯,给身体减少负担。
第三步:日常调理法,慢慢改善痰湿

痰湿体质的调理,关键在 “健脾、祛湿、多活动”,这几步简单好操作,坚持试试:
吃对食物:帮脾胃 “减负”
痰湿的根源多与脾胃功能相关,吃对了能帮脾胃更好地运作,推荐这些适合的食材:
早餐喝红豆薏米粥:红豆、炒过的薏米各一把,煮软后加少许小米,暖乎乎的,有助于身体水液代谢,比喝白粥更合适;
炒菜放生姜、花椒:生姜切片炒菜,花椒炖肉时放几粒,这些温热的调料能帮助身体缓解寒湿,比吃生冷食物更舒服;
常吃炒山药、炒白扁豆:山药、白扁豆煮熟后少油快炒,加少许盐,它们是脾胃喜欢的食材,能帮助改善消化,每周吃 3 次,可能会有帮助。
注意:痰湿体质要少吃甜、凉、油的食物,这些可能让脾胃更累,痰湿越积越多。
适当活动:让气血 “动起来”

久坐不动容易让痰湿堆积,每天 20 分钟温和运动,能帮身体排出湿气:
早上快走 10 分钟:起床后到楼下快走,微微出汗就行,别大汗淋漓(可能伤气血),让气血更顺畅;
睡前揉肚子:平躺顺时针揉肚脐周围,每次 5 分钟,力度适中,能帮肠道蠕动,让身体更舒服;
试试八段锦 “调理脾胃须单举”:站立,一手向上托,一手向下按,左右交替各 5 次,动作慢一点,感受身体拉伸,有助于健脾祛湿,网上有教程可以跟着做。
哪怕多爬一层楼梯、少坐一站公交,都是在帮身体活动,慢慢会有改善。
调整习惯:不给痰湿 “留机会”
生活里的小细节,能悄悄帮身体排湿:
别熬夜:晚上 11 点前睡,熬夜会影响脾胃功能,让痰湿容易堆积;
少淋雨、别贪凉:下雨天及时换湿衣服,空调别对着吹,避免湿气从皮肤进入身体;
喝温水、少喝冰:每天喝够温水(别用饮料代替),帮助身体维持正常代谢,冰饮可能让脾胃受影响,痰湿更难排出。
结语:调理要慢,坚持最重要
痰湿体质不是一天形成的,调理也别求 “速效”。比如喝红豆薏米粥,可能喝一周没感觉,但坚持一个月,会发现大便不那么黏了;每天快走,慢慢觉得身体不那么沉了。

关键是别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今天吃火锅、明天喝冰饮,痰湿可能很难改善。把调理变成习惯,比如炒菜放片姜、睡前揉揉肚子,不知不觉中,身体会越来越轻快。

(注:如果痰湿情况严重,比如长期头晕、身体浮肿,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结合体质给出方案哦。)



──── 0人觉得很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