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级一路评到高级,才发现每个级别都有 “明着不说但必须懂” 的规则:
初级看 “合规”:别想着搞创新,把 “学历、工龄、基础业绩” 这三项硬指标凑齐就行,材料别出错比啥都重要。有个护士同事连执业证编号写错,初级都被打回。
中级看 “参与”:光完成本职工作不够,得证明你 “深度参与过重要项目”。比如教师要带过毕业班、出过公开课;工程师要在项目里负责过具体模块,附设计图或测试报告。
高级看 “引领”:拼的是 “行业影响力”—— 有没有主持过标杆项目?发表的论文被引用过多少次?能不能提出自己的专业观点?去年评高级时,我附上行业论坛的发言视频,比多拿几个奖状管用。
别用一个套路准备不同级别,摸透每个阶段的 “评审重心”,才能少走冤枉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