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舌头状态:日常身体状态的小提示 刷牙时对着镜子看看舌头,其实能帮你留意身体的一些小变化。舌头的颜色、舌苔的状态,可能反映着日常饮食、作息带来的身体反应。普通人也能学会简单观察,施宣赫老师说:“不用记复杂知识,知道正常状态和常见变化,日常留意就好。”
一、看舌头,主要关注 “两部分”
想了解舌头的状态,主要看这两处,很容易记住: 舌质:就是舌头本身的颜色和形态,比如是淡红、偏红还是偏浅,舌头是否看起来饱满,边缘有没有牙齿的痕迹,这些能反映身体的基本状态。 舌苔:舌头上那层薄薄的物质,正常是淡白色、薄薄一层,能隐约看到下面的舌质。舌苔的厚薄、颜色(白、黄)、干湿,可能和身体的寒热、水分状态有关。 二、正常的舌头,大概是这样的
记住正常舌头的样子,作为日常参考: 舌质:淡红色,不深不浅,有光泽,看着水润有生气。 舌苔:薄薄一层白色,均匀覆盖,不厚不腻,能看到下面的舌质。 整体:舌头大小适中,边缘光滑,活动灵活,没有特别的痕迹。 如果舌头常年是这样,说明身体状态比较稳定,继续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就好。 三、常见的舌头变化,可能和这些有关平时观察到这些情况,不用紧张,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需要调整饮食或作息: 舌质偏浅、偏白
样子:舌头颜色比正常淡,甚至有点发白,舌苔也偏白。
可能情况:或许和气血循环、身体偏凉有关,比如平时容易累、手脚偏凉的人可能会有这种情况。
舌头偏饱满,边缘有齿痕
样子:舌头看起来比较饱满,边缘有牙齿的痕迹,舌苔可能偏厚、偏白。
可能情况:可能和身体水分代谢有关,比如平时觉得身体沉、大便偏黏的人可能会这样。 舌苔偏厚,颜色偏白或黄
样子:舌苔较厚,看不清下面的舌质,白色可能偏湿,黄色可能偏热,摸起来有点黏。
可能情况:可能和消化状态有关,比如吃太多油腻食物后可能会这样。 舌质偏红,甚至偏深
样子:舌头颜色比正常红,甚至有点偏深,舌苔可能偏黄或较薄。
可能情况:可能和近期饮食偏辛辣、熬夜多有关,比如上火、喉咙干时可能会这样。
舌苔很少,甚至没有
样子:舌头上舌苔很少,舌质可能偏红,看起来有点干。
可能情况:可能和身体津液不足有关,比如长期熬夜、压力大的人可能会觉得口干,舌头也这样。 四、日常观察舌头的小技巧自己看舌头时,注意这几点,能更准确: 时间:早上起床后、吃饭前看最好,这时候舌头没被食物影响,状态更真实;刚吃完东西、喝了有色饮料后别马上看,可能不准。 光线:对着自然光或白光看,别在昏暗的光线下看,颜色容易看错。 姿势:自然伸舌头,别太用力(用力可能让颜色变深),也别伸太久(会变干),看 3-5 秒就够了。 心态:偶尔一次变化不用紧张,可能和前一天的饮食、休息有关;如果持续很久,或者感觉不舒服,再留意就好。 结语:观察是提醒,不是结论观察舌头就像给身体拍张 “日常快照”,它的作用是帮你留意小变化,而不是下定论。比如舌苔变厚了,可能是最近吃得太油腻,调整饮食就好;舌头有齿痕,可能是喝水少了,多喝点水试试。
不用追求 “完美舌头”,就像人偶尔会累,舌头也会有小变化。学会观察,就是学会和身体 “温和对话”—— 它提醒你调整,你听懂了,身体自然会更舒服。
(注:本文只是日常观察的小知识,不构成任何健康建议。如果身体持续不舒服,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