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0

虎视眈眈的外敌

天涯杂谈 45 0 3 天前
虎视眈眈的外敌
当你看世界地图时,会发现经历过长期入侵威胁的国家和没有经历过的国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罗伯特·卡普兰在《地理的复仇》一书中提醒我们,美国因两大洋与其他大陆安全相隔,在其历史上几乎没感受到来自外部的威胁。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当然,这些国家也经历过创伤性冲突,但总体而言,它们没有面临过外部势力试图强行闯入的长期威胁。
但其他现代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在本土一直存在冲突。以德国为例。17世纪初的三十年战争使德国(当时是普鲁士)人口减少了20%;普法战争导致成千上万德国士兵死亡;苏联对东德的占领……
1950年,近1100万德国人被迫背井离乡,60多万人丧生,还有200多万人下落不明。
冲突在亚洲尤为普遍。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大规模冲突,从公元前206年汉朝时期开始,历经元朝、明朝,一直延续到清朝(1644 - 1912年),战役不胜枚举。此后,在第二次中日战争(1937 - 1945年)期间,中国遭受了数百万人死亡、大范围饥荒和基础设施破坏。如今,中国的地理位置使其领土威胁一直是焦虑的来源。它与14个国家接壤,且与每个邻国都存在过争端。
韩国也多次遭受邻国的打击。著名的韩国谚语两虎相争,虾蟹遭殃描述了韩国几个世纪以来在邻国纷争中沦为附带损害的困境。16世纪末日本入侵韩国,17世纪初满族入侵,19世纪90年代日本再次入侵,这里也是第一次中日战争爆发的战场。在近代史上,从1910年到1945年,韩国在日本统治下饱受苦难,后来,在1950年到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超过100万韩国平民和军事人员丧生。
中东国家多次面临外国列强的入侵和殖民。自法老时代衰落以来,埃及历经土耳其人、波斯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希腊人、法国人和英国人的统治。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历史都充斥着本土冲突。印度与巴基斯坦和中国在有争议领土上发生过重大暴力冲突,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存在众多边境争端。
灾难、疾病与多样性
这些国家的居民如何才能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实现最佳生存呢?我推测,那些有外部冲突历史的国家必然会逐渐形成更严格的社会规范。
当国家面临被入侵的可能性时,它们必须强化内部秩序,以确保能团结一致、协同作战抵御外敌。严格的社会规范对于这种防御至关重要。可以想见,在过去,那些没有严格规范、不惩处违规者的群体,在长期高压的情况下可能会不堪重负。美国社会科学家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在1906年曾指出:与外敌作战的紧迫性促使内部实现和平,否则内部纷争会削弱我们这个群体在战争中的力量。达尔文本人也曾推测,与外敌作战会为合作与团结带来进化压力。
我着手研究一个国家的社会规范严格程度与其领土威胁历史之间是否存在关联。通过国际危机行为数据库,我获取了1918年至2001年间各国领土冲突的数据。我的假设非常明确:我推测,一个国家本土面临的冲突威胁——而非其在国外参与的冲突总量——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会与社会规范的强度相关。
即便考虑到国家的财富状况,我仍发现,在过去一百年里,领土威胁较多的国家确实比领土威胁较少的国家社会规范更严格。印度、中国和巴基斯坦面临的领土威胁程度高,在调查的国家中属于社会规范最严格的一批。与此同时,新西兰和美国面临的领土威胁低,社会规范较宽松。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在国外参与国际冲突的程度很高,但这种世界警察的倾向与社会规范的严格程度并无关联。

──── 0人觉得很赞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