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人科学子“桥南·红芯育苗”实践团|访“巾帼”党员路,承百年赤子心 为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爱国、爱党、爱人民的价值观,铸牢爱国主义精神内核。7月11日上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桥南·红芯育苗”实践团走进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翠湖小区,展开了一场“以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信仰”为主题的访谈活动。 上午9点,实践团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到达了桥南社区党员邹开琼家中,客厅里正播放着《向风而行》,剧中主角们为理想拼搏的身影,与老人眼角的笑意相映成趣,拉开了这场心灵对话的序幕。 邹开琼的职业生涯始于乡村教师岗位。物资匮乏的年代,她怀揣热忱走进江津偏远山区小学,尽管面对破旧教室和简陋工具,但孩子们求知的眼神让她坚守。之后,邹开琼随军来到部队,在军属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她深知军属的不易,因此,她始终以十二分的耐心与热情提供帮助。转业后,邹开琼在商店当营业员,秉持“顾客至上”理念热情服务,熟记下几千种商品信息,凭借过硬业务与真诚,赢得顾客信任,她还调侃道:“那时候记忆力可好了,几千种商品的信息都能烂熟于心。” “学习是永葆党员先进性的关键。”这是邹开琼的座右铭。因此,即便退休后,她仍保持着强烈的学习欲望,会定期在“学习强国”APP,研读党的理论政策,了解当下的时事政策。她说:“虽然人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休。‘学习强国’是党‘好声音’的传播器,每天学习能让我跟上时代步伐。”那份“活到老学到老”的韧劲,恰是一名老党员对初心最生动的注解——在她心中,学习从不是任务,而是与党同行的方式,是对信仰最质朴的坚守。 这份以学养心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实践团的成员们,他们纷纷承诺,今后一定把学习当成贯穿一生的精神自觉,而不是阶段性的任务,带着这份精神,接过“终身学习”的精神接力棒,让“永葆先进”成为刻在骨子里的追求,让每一次学习、每一次实践,都成为对党和时代的深情回应。 此外,邹开琼多次谈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她表示,如今生活条件改善,年轻人不能忘记党的恩情与自身肩负的责任。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要坚定信念、努力学习,在各自岗位上为中国梦贡献力量。同时,她特别指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团结起来才能汇聚强大力量,希望年轻党员在党组织中发挥核心作用,带动身边人共同进步。 访谈接近尾声时,邹开琼邀请实践团成员品尝亲手准备的水果,氛围温馨融洽。团队成员毛志林表示,通过交流深刻感受到老一辈党员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精神,对她为祖国建设的贡献致以崇高敬意,也坚定他从自身做起,以老一辈党员为榜样,积极向他们学习的信念。 邹开琼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却在日复一日的平凡里写满坚守。正是这种坚守让实践团成员深刻的认识到哪怕一份对职责的执着、对他人的热忱,都可以让平凡“增重”,汇聚成推动时代前进的力量,激励着无数党员在各自岗位上,以点滴行动推动时代前行,让党性光辉在寻常岁月中持续闪耀。 通讯员:田树云 毛志林 供图:董耀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