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就像人体的‘轴承’,支撑着全身重量,可很多人却总让它超负荷运转。” 施宣赫老师常说,临床上遇到的膝盖不适患者,大多能从日常习惯中找到原因。作为施今墨学术传承人,施老师在筋骨养护方面颇有心得,他总强调:“护膝不难,难在改掉那些习以为常的伤膝行为。”
一、这些藏在生活里的伤膝行为,你中了几个?施宣赫老师指出,中医认为 “肝主筋,肾主骨”,膝盖健康与肝肾关系密切,以下行为看似平常,却在悄悄耗损筋骨:
1. 过度负重:让膝盖成了 “超载的卡车”
“爬楼梯、爬山时,膝盖承受的重量是体重的 3-5 倍,长期如此,就像给轴承加了过量的压力。” 施老师解释道。尤其是中老年人,本身肝肾渐衰,筋骨失养,频繁爬楼梯或搬运重物,极易导致膝关节磨损。他曾遇到一位退休老人,为锻炼身体每天爬 20 层楼,半年后膝盖肿胀疼痛,脉象沉细无力,正是 “筋骨劳损” 的典型表现。
2. 受凉受寒:让膝盖成了 “漏风的窗”
“膝盖部位肌肉少、血管细,最容易受寒。” 施老师打比方说,就像冬天没关紧的窗户,寒风直往里面钻。很多人夏天穿短裤吹空调,冬天穿短裙露膝盖,寒湿之气会趁机侵入膝关节,导致气血凝滞,出现疼痛、僵硬。这类患者往往舌苔白腻,这是寒湿侵袭的信号。
3. 运动不当:让膝盖成了 “错位的齿轮” “很多人运动追求强度,却忽略了膝盖的承受能力。” 施老师说,像深蹲超过膝盖角度、跳绳时落地过重、打篮球时急停变向等,都可能对膝关节造成急性损伤。还有些人平时不运动,突然大量运动,膝盖一时无法适应,也容易受伤。他接诊过一位年轻人,因突然打一下午篮球,出现膝盖疼痛无法伸直,脉象弦紧,正是 “筋脉拉伤” 的表现。
4. 久坐久站:让膝盖成了 “生锈的零件”
“久坐会导致膝关节周围气血不畅,久站则会让膝盖持续承压。” 施老师强调,办公室职员、售货员等人群,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膝盖就像生锈的零件,慢慢失去灵活性。时间久了,会出现膝盖僵硬、活动时作响等问题。
5. 穿错鞋子:让膝盖成了 “失衡的天平”
“穿高跟鞋会改变膝盖受力方向,穿不合脚的鞋子会影响步态,这些都会间接损伤膝盖。” 施老师解释,高跟鞋会使膝盖前倾,增加膝关节压力;鞋子过大或过小,走路时步态不稳,膝盖为了保持平衡会承受额外的力,长期下来容易受损。 二、施宣赫老师的护膝食疗方:把厨房变成 “养膝药房”“肝肾同源,养膝需先补肝肾、强筋骨,食疗要像‘春雨润田’,温和滋养。” 施老师结合施今墨 “药食同源” 理念,推荐了几款简单实用的护膝方:
1. 黑豆核桃粥:给膝盖 “加加油”
“黑豆入肾,能补肾益阴、强筋健骨;核桃温肾补脑,还能滋养筋骨。” 施老师的做法是:取黑豆 50g、核桃 30g、大米 50g,黑豆提前泡发,与核桃、大米同煮,煮至粥体浓稠。他解释:“这款粥能补肝肾、强筋骨,就像给膝盖加了润滑油,适合中老年人和膝盖常感无力的人,早餐喝最好。”
2. 山药枸杞汤:给膝盖 “补补养”
“山药健脾益胃、补肺益肾;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两者搭配能滋养筋骨。” 施老师建议:山药 200g 去皮切块,与枸杞 15g、适量排骨同煮,煮至山药软烂。适合肝肾不足、膝盖酸软的人当汤品,“味道鲜美,能慢慢给膝盖补充营养。”
3. 生姜羊肉汤:给膝盖 “暖暖身”
“生姜温阳散寒,羊肉补虚劳、益气血,这款汤能驱散膝盖的寒湿。” 施老师的配方是:羊肉 200g 切块焯水,与生姜 3 片、当归 5g、红枣 5 颗同煮,煮至羊肉熟烂。他强调:“这款汤适合膝盖受寒疼痛、遇冷加重的人,冬天喝最好,但上火的人要适量。” 三、泡水喝的 “护膝中药”,温和调理不刺激
施宣赫老师提醒,中药护膝讲究 “滋补肝肾、强筋健骨”,以下几味适合日常泡水,需根据体质选择:
1. 杜仲:给膝盖 “撑撑腰”
“杜仲能补肝肾、强筋骨,是护膝的常用药。” 施老师说,对于肝肾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膝盖无力,用杜仲泡水喝很合适。用法:杜仲 10g,用开水冲泡,焖 15 分钟即可,“味道微苦带甘,适合长期饮用。”
2. 桑寄生:给膝盖 “固固根”
“桑寄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膝盖有风湿、疼痛的人适合喝。” 施老师建议用桑寄生 15g,开水冲泡,可反复冲泡至无味。他解释:“桑寄生就像给膝盖的筋骨扎了根,能增强膝盖的稳定性。”
3. 牛膝:给膝盖 “通通路”
“牛膝能补肝肾、强筋骨、通血脉,能让膝盖周围的气血更通畅。” 施老师说,对于膝盖疼痛、活动不利的人,用牛膝 10g 泡水喝有一定帮助。用法:牛膝用开水冲泡,焖 10 分钟即可,“它能引血下行,让营养更好地到达膝盖。” 四、施宣赫老师的 “膝盖健康防护指南”护膝不止于 “补”,更在于 “防”。施老师结合施今墨 “治未病” 思想,给出三个关键建议:
1. 运动有 “度”:给膝盖定个 “活动量”
“选择对膝盖友好的运动,比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施老师建议,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中老年人每次 30 分钟左右即可,年轻人也不要超过 1 小时。他特别提醒:“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后要做拉伸,让膝盖有个适应的过程。”
2. 保暖得当:给膝盖 “加件衣”
“膝盖怕凉,平时要注意保暖。” 施老师说,夏天在空调房里可以穿条薄护膝,冬天要穿厚一点的裤子,避免膝盖直接受寒。阴雨天膝盖容易不适,这时可以用热水袋热敷一下,能促进气血流通。
3. 经络养护:按出 “好膝盖”
“足三里和阳陵泉是护膝的重要穴位。” 施老师教大家定位:足三里在膝盖下 3 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阳陵泉在膝盖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用拇指按揉这两个穴位,每次 3-5 分钟,酸胀感最佳。此外,平时可以多做勾脚动作,活动膝关节,“就像给膝盖上了润滑油,让它更灵活。” 结语“膝盖是人体的‘基石’,护好了,才能行稳致远。” 施宣赫老师最后强调,护膝没有捷径,关键在 “持之以恒”—— 改掉伤膝习惯,坚持温和调理,膝盖自然会回报你健康。
【声明】本文整理自施宣赫老师临床经验分享,仅作健康科普参考。个体体质不同,调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请勿盲目用药或依赖食疗替代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