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记者从淮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该市于2024年6月启动的淮南市中心城区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已通过安徽省自然资源厅验收。此次调整中,淮南首次制定了交通运输用地和仓储用地基准地价,以此满足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完善淮南市基准地价体系建设。
基准地价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土地,按照商业服务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等用途,分别评估法定最高年期的土地使用权价格,并由政府公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是政府公布的指导性价格,是加强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淮南市中心城区建设与土地功能分区发生显著变化,不同用途、区位的地价水平呈现动态调整。之前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体系已难以精准匹配中心城区发展现状,无法有效支撑当前土地管理实际需求,亟需全面更新中心城区商服、住宅、工业、公共服务等用地的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标准。同时,为顺应新业态发展趋势,满足交通运输、仓储等新型用地类型的市场化出让需求,急需制定对应基准地价体系,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强化地价宏观调控效能,推动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淮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黄伟明在发布会上介绍,本次淮南市中心城区土地定级范围,以《淮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为基准,同时结合“三区三线”划定的淮南市城镇开发边界综合确定,总面积为173.10km²。按照建设用地划分标准,对商业服务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公用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分别进行定级。将商业服务业用地分为七个级别,住宅用地分为六个级别,工业用地分为五个级别,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和公用设施用地分为四个级别,仓储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分为三个级别。其中仓储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为首次划定土地级别。 黄伟明还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基准地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