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与现在:变与不变 为追求宽松,人们开辟出各类空间。在严格审查之下,伊朗首都德黑兰孕育出了充满活力的艺术文化。在戏剧、歌曲、小说和电影中,创作者们设法绕过该国关于政治、宗教和性相关素材的严格规定,这本身也发展成了一种创意艺术形式。戏剧和音乐团体在偏远田野、隧道或洞穴等场所为大量观众演出。脸书页面“我的秘密自由”因发布伊朗女性在公共场合摘掉头巾、享受其他被禁的独立时刻的照片,收获了超百万点赞。 同样,宽松的社会也有严格管控的领域。乍看之下这些领域似乎随意设定,但实则反映了对公民至关重要的价值观,因此通过规范来确保这些价值观不会消逝。以美国的隐私价值观为例,它受到严格规范。我们会惩罚违反这一准则的人,鄙视那些侵犯我们个人空间、占用我们太多时间以及不请自来的人。在以色列,人们普遍厌恶约束行为的规定,推崇特立独行者,但在组建大家庭方面形成了严格规范,并且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都坚定履行服兵役的义务。即便在行为规范总体宽松的澳大利亚,人们也坚决捍卫强烈的平等主义价值观。以至于他们对任何炫富或显摆地位的人都有专门的贬称:“出头鸟”。 尽管所有国家都有严格和宽松的领域,但各国在整体上对严格或宽松的强调程度有所不同。 “松紧度视角”是审视全球文化的新方式。例如,国家在松紧度方面的得分与其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新加坡和德国都属于严格型国家,却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 规则制定者,规则破坏者 取得了成功,但同样制度严格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仍在努力发展。美国和澳大利亚制度宽松,国家富裕,但同样宽松的乌克兰和巴西国内生产总值相对较低。 松紧度视角也与学者们以往比较文化的方式不同,比如以往会依据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来区分。集体主义文化强调家庭关系,个人主义文化注重自我依靠。在四个象限中都有不少国家:集体主义且制度严格(日本、新加坡),集体主义且制度宽松(巴西、西班牙),个人主义且制度宽松(美国、新西兰 ),个人主义且制度严格(奥地利、德国)。 古老的模式 我们的跨文化调查表明,松紧度是现代国家之间存在差异的一个关键方面。但数千年来,不同群体的社会规范强度就存在差异。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些社会规范的内容几个世纪以来发生了变化,但背后严格与宽松的文化模板却始终未变。早期一些社会类似现代规则严格、秩序井然的新加坡,而另一些则类似规则宽松的新西兰。 想象一下,你身处斯巴达,这是公元前5世纪晚期古希腊一个纪律严明的军事化城邦,比新加坡建国早两千多年。你会看到什么? 从生到死,斯巴达公民的生活——他们的教育、职业、婚姻,他们的着装风格和个人信仰——都受严格且不容置疑的要求所支配。以一个年轻的斯巴达男孩为例。七岁时,他会被送去一个为期十五年、由国家运营的训练营,被培养成一名勇敢的战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