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1 0

穷人的专利

天涯神贴 38 0 9 小时前
在清代,有三项所谓的事业,是穷人的专利。其一、是替人顶罪,尤其是顶死罪。有钱有势的人犯了死罪,又不想死,就可以买通官员和狱卒,再花一笔大钱,找个穷人买下他的儿子,然后冒充罪犯。这种事,在那个时代,是一条龙服务,只要肯花钱,没有办不到的。顶罪的穷人家儿子,按照罪犯教的出口供,合情合理,而且绝不敢翻供,因为他爹说了,人家给的钱已经花了,如果翻供,回家我一定往死了打你,打到你死。有的时候,地方官明明感到所谓的罪犯,根本就不像敢杀人之人,但由于顶罪的死咬住不松口,也只能作罢。

其二、是穷人家的女儿,被卖给人做妾,甚至卖入青楼做妓女。当然,有资格被卖的,多少得有几分姿色。这种事业,一直到民国,依旧延续,好些卖给有钱人做妾女子,后来遭遇都挺惨,卖到青楼的,就更惨,土改之后,这些女子,往往深恨自己的父母。

其三、是做太监。当年的太监,早就不像汉代之前,是刑徒和俘虏阉割后的行业,几乎都是自愿的,不是自己自愿,而是爹妈强迫的。那时候,北京周围像三河县以及山东北部的一些州县,人们驱使自己的儿子做太监,已经蔚成风气。人们都羡慕那些做了太监,然后发财了的少数人,因为一旦成了首领太监,那可真是比做大官还威风。逼着自己的儿子做太监的父母,其实不像前两种事业,是现买现卖的生意,他们不仅拿不到钱,还得先付一笔阉割费用,还要贿赂老太监,把他们的儿子介绍进宫。这项事业,做的是期货生意,指望一旦儿子发迹了,他们日后享福。尽管日后因此而享福之人,非常稀少,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有发迹的,大家满脑袋想的,都是好事。就像现在的彩票,其实中大奖的,几乎没有,大家都在赔钱,但一万个里面一两个的幸运儿,或者是假的幸运儿,就足以支撑这个骗钱的事业。

当然,我们不能说穷人全无心肝,没有父子母子之情,良善之辈还是挺多的,但是,没有亲情的穷人,的确不少。古代有,今天也有。养儿女,尤其是养女儿就是为了日后挣大钱的,今天也不是一个两个。

我们没办法抨击这些穷人,因为,的确是时代造就了这样的人,都给穷怕了,为了能脱贫,什么事儿,都可以尝试一下。所以,真正的改变,是改变这样的环境,一个穷人不把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当人的环境。

──── 1人觉得很赞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