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2 0 0

《人间迭代》 第11章 心经(今天一次性更新4章)

神贴档案室 49 2 3 天前
本帖最后由 先平 于 2025-5-5 17:20 编辑

中午吃过饭,天桥楼梯下,三人如期而至。

姜尚青正要伸手去拿丝绢,妙善禅师连忙制止,指了指自己脑袋。

“不用拿了,都在这里,那丝绢上写的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共260个字。”

姜尚青憨笑着挠挠头,“波……波什么心经?”

秦芩皱起眉头也是一脸懵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蜜多’是‘到达彼岸’的意思。”

“我先背一遍原文,再对其中的难点作注解,你们能记多少记多少。”

“不懂的自己以后慢慢参悟,哪一天机缘到了,就到东辽省海宁县大悲寺把丝绢还我。

妙善又给了姜尚青和秦芩几毛钱,开始背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因为原文中有一句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姜尚青便问:“真的能除一切苦吗?

“我行了两千多公里来到这里,大年三十的给你们送来菩萨的香火钱,不也是解了你一点燃眉之苦啊。

姜尚青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妙善禅师又说:

“我不对原文作具体翻译,这样对你反而不好,我把重要的地方为你注解,能理解多少看你造化,未来能顿悟多少则看你悟性和机缘。”

“经名中提到的般若,是‘智慧’的意思。这智慧是指妙智妙慧,它是一切众生本心所具有的,却因贪、嗔、痴而不能自见。”

“波罗蜜多”。可以理解为‘到彼岸’。所谓‘彼岸’是对于‘此岸’而言。生死便可比喻‘彼岸’。它指三界众生由于妄念邪心而造业,轮回于生生死死,永住于烦恼苦海。”

“三界?”秦芩问:“什么是三界啊?感觉你说的话我们根本听不懂。”

“是啊,真的听不懂!”姜尚青也道。

妙善禅师微笑着摸了摸秦芩的头,解释道: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重天。

下面六重为‘欲界’。欲界六重天包括‘四大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欲界又含有六道,分别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中间的十八重天为‘色界’。居于这里的人已经离于三欲,但又保存了‘质碍色身’,仍然离不开物质元素。而这些色界中的人被称为中众生,虽然有色欲等,但已经不必非有‘物质基础’了。

至于那上面的四层属于‘无色界’。居住在这里的众生已经没有‘形色’,他们已经修成了‘空’与‘定’。

秦芩和姜尚青听后纷纷眉头紧皱,明显啥也没听懂。

妙善禅师瞧见后并未对前述内容进行再度解释,继续解说后文:

“里面提到的观自在菩萨即是观世音菩萨,‘观’可以理解为‘观照’,指以心去洞察。‘菩萨’为梵语直接音译成汉语,可以理解为‘开士、大、觉士’等,有自觉觉他,导引众生开悟的意义。”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此处作‘功行’或‘修行’解;‘深’,则释为有极深的修行功夫。‘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即是得到妙观察智和无想慧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照见’,像阳光普照大地般观见;‘五蕴’,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者。‘蕴’的意思是指‘蕴集’、‘积聚’。‘色’指一切能够被觉知的物质世界。‘受’即是感受;‘想’即是思想;‘行’即是行为;‘识’即是意识

“而里面提到的舍利子,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一切物质形态,可以理解为‘有’或者‘存在’。妙善禅师意味深长地看向姜尚青,道:这句话如何理解且让你今后独自参悟,有些道理非得自己悟的才是自己的。”

“经文中提到的眼、耳、鼻、舌、身、意被称为‘六根’,六根’生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六根’与六尘’的相互作用使众生生出了种种虚妄分别心,造作种种业因,感受种种果报。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句话中的‘眼界”是十八界’中的一界,十八界’有六根’、六尘’、六识’,其中的六根有认识功能;六尘作为认识对象;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与观念

“此十八界依次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六根’、六尘’、六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辗转无穷。

“经文中提到的‘无明’。指‘痴暗’的意思。为‘十二因缘’中的一支。分别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因字数限制,本章后续内容见评论区)
──── 0人觉得很赞 ────

使用道具 举报

3 天前
本帖最后由 先平 于 2025-5-5 17:23 编辑

(接上文)

苦集灭道。即为‘四圣谛’,’是指世间的苦果;’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间因;’是苦熄灭的果——出世间的果;’是灭苦的方法。

菩提萨埵。全称为‘菩提萨埵摩诃萨’,可理解为大菩萨’。

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者。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梵文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

揭谛,可译为‘’或者’。最后一段可理解为‘去吧,去吧!依般若渡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成就无上佛菩提。’”

妙善禅师终于注解结束,却见两个小家伙一脸懵懂,全然无知的样子,只得连连摇头。

“妙善叔叔,本来就听不懂,你注解后反而更听不懂了。”秦芩抱怨。

姜尚青也道:“是啊,你注解的我一句没听懂,原文‘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这句我反而记住了。”

“还真是造化弄人,注解的一句没听懂,原文却听一遍就记得一句。天意!天意啊!”妙善禅师继续摇着头说:“听不懂不要紧,现在就懂未必是件好事,好啦,这些香火钱都给你们吧,我要回东辽大悲寺了。

姜尚青接过钱,道:“妙善叔叔,你是个好人,不如你带我们俩走吧。”

妙善禅师挥了挥手,眼含泪花道:“我有我的使命,你有你的旅程!前路注定曲折与坎坷,但有些路必须得有人去走,哪怕荆棘丛生!哪怕万丈深渊!珍重吧孩子,丝绢上的文字悟透了记得到东辽省海宁县大悲寺还我。

话刚说完,瘸子走过来质问:“你们又在这里做什么?”

妙善禅师答道:“我在这里给他们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谁愿意听我就给谁钱咯。”

“真的,那我也听!”

妙善禅师慢慢起身,“不好意思,已经说完了。”

鉴于瘸子确实也听了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妙善禅师还是信守承诺给了瘸子两毛钱,然后拍拍屁股,走了。

三人站在原地看着妙善禅师渐渐远去,都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瘸子率先开口:“真是个好人啊,听他说一句话就给了毛钱。

姜尚青附和:“是啊,就是他讲的话太高深,一句也没听懂。”秦芩也跟着点头表示同意。

“一句也没听懂,意思是说了很多句咯,那他岂不是给了你们好多钱。”

“可不是吗。”姜尚青马上把钱全部掏了出来,一数,刚好二十元。

“你们今天运气太好啦,以后有这种好事可千万要通知我。”瘸子说完又在心里面嘀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底是啥意思嘛,能值两毛钱?不行,等王老板回来得跟他好好汇报这事儿。

人行道之上,妙善禅师渐行渐远,突然,他满是补丁的僧衣无风自动,口中念道: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无人与我捻熄灯,无人共我书半生。”

“无人陪我夜已深,无人与我把酒分。”

“无人拭我相思泪,无人梦我与前尘。”

“无人陪我顾星辰,无人醒我茶已冷。”

“无人听我述衷肠,无人解我心头梦。”

“无人拘我言中泪,无人愁我独行路。”

“回首向来萧瑟处,无人等在灯火阑珊处。”

妙善禅师本已走远,他念诗的声音也不大,可就是奇怪得很,姜尚青居然一字一句全部听得异常清楚,而秦芩和瘸子则半个字都没听见。

正月十六,王德高回来,听瘸子讲述妙善禅师的事后也觉得奇怪得紧,暗自嘀咕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底是啥意思嘛?难道……是大师通过瘸子的嘴在提醒我少去逛点窑子!哎呀呀……这是观世音菩萨显灵托个和尚来嘱咐我要注意身体啊,难怪这段时间腰老是痛。”

接着赶紧给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和财神像上了三炷香。

3 天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