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气,是一种身体感觉,热胀麻酥等等,来自局部血液循环的加速,以及相应的神经反馈。 意到气到,气到病消,精神集中在某个部位,有利于该处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而好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也是现代健康理论的基础要求。 如意守丹田,意识集中在下腹部,此处是动静脉交汇所在,意守可以带动整体内脏的血液循环,且精神集中,其他思虑就会停止,对于大脑休息也很有帮助。 如吐纳呼吸,肺部有很大的冗余量,深呼吸的时候,吸入氧气更多,气沉丹田,横膈膜下沉,按摩腹部脏器,这些都会促进新陈代谢。 如中医所说的肾主藏精,是先天之气的来源,肾脏除了过滤血液,还有肾上腺,而肾上腺素是人体的发动机,也就是精气神的来源。 如传统的导引术,和印度瑜伽相似,通过特定的体位来拉伸某部位,关节韧带肌肉受到拉伸,血液循环就增加,从而带动整体的新陈代谢,这和运动时,肌肉收缩带来的整体血液循环增加,是同样道理。 如穴位经络,目前无法从解剖学上验证,但大都是神经和血管密集之处,外部刺激,针灸、按摩等等,都会促进这些神经和血管密集处的血液循环,从而可以治疗疾病,且神经血管连通,可以头病医脚,脚病医头。 至于那些更为玄幻的说法,自然有其商业和人文价值。 东方西方、古代现代,对人体和健康的认识并不矛盾,只是理论不同、角度不同、解释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