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4 0 0

《人间迭代》第153章 新的底层交互逻辑一

天涯神贴 20 4 6 小时前
姜尚青仔细咀嚼着小缇阿库阿鲁的每一句话,片刻后说道:“你说如果世间之人普遍拥有了心电感应能力后,社会会变成什么样?”

“鬼知道呢。”小缇阿库阿鲁说:“我才没想过这个问题。”

“会不会变成这样?”姜尚青说:“假设警察抓获了一个嫌疑犯,警察并不需要对嫌疑犯录任何口供,也不需要嫌疑犯说任何话,嫌疑犯狡辩与不狡辩都不重要,他会被带到一间小屋子中,这个屋子联通个另外的房间,每个房间中有一位拥有心电感应能力的人。

“嫌疑犯看不见他人,而七位互不知晓的心电感应人员可以看到嫌疑犯,他们会用心电感应能力获取嫌疑犯在案发前后的活动轨迹,并做好记录,当七名心电感应人员的记录有超过四份记录述说的犯罪经过大致相同,警方就可以根据心电感应人员的记录轻而易举的寻找到嫌疑人犯罪的关键性证据,并证明嫌疑犯是否是真凶。这时候嫌疑人认罪与否都已经无关紧要,法官可以直接进行判处。

“而七名心电感应人员则从庞大的心电感应人员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确保同个案件中心电感应人员互相不知道彼此是谁。

“听起来倒是不错。”小缇阿库阿鲁道。

“只是听起来不错而已。”姜尚青又说:“还是有诸多漏洞,比如说让心电感应人员可以看到犯罪嫌疑人这一点有没有必要?如果看到嫌疑人是熟人后会不会动恻隐之心?比如说又如何确保心电感应人员之间不会相互串通?”

小缇阿库阿鲁无奈地摇摇头,青哥,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你一个人是无法穷极所有细节的。

“那倒也是,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姜尚青灵光一闪,起身说道:“对了,我还想到一个问题:资本的问题。”

小缇阿库阿鲁“哦,是什么样的问题让你激动得跳了起来?”

姜尚青“我们都知道资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逐利,一件商品如果有机会可以赚100元的利润,那么商人一定不会选择只去赚5块钱,是吧?”

小缇阿库阿鲁“我想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100个商人中起码有99个会选择去赚100元利润,而非5元。剩下一个只赚5元的商人一定不是个成功的商人,要么就是他只赚5元的背后还有赚远远超过100元利润的策略,比如那些低价旅游团就是这样的套路。”

姜尚青“那如果一个拥有心电感应能力的商人卖一件商品给一个拥有心电感应能力的顾客时会发生什么事呢?”

小缇阿库阿鲁想了想,说:“那商人一定卖不了太高的利润。”

“不,你错了。”姜尚青说:“真正有能力的商人根本不管你有没有心电能力,商品在他手上,他依旧拥有大量的资本和话语权,他同样会赚100元的利润,而非5元。”

小缇阿库阿鲁“不是太明白。”

姜尚青“因为资本是逐利的,他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不管有没有心电感应能力,他都会想方设法的去赚到100元的利润,而非5元,不外乎就是换个应对心电感应能力的套路而已。”

小缇阿库阿鲁“这么说好像也有些道理。”

姜尚青“可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么即使心电感应能力普及也不会带来任何福祉,反而可能会成为资本和精英人士垄断的手艺,形成更大的内卷,造成更大的社会分裂。”

小缇阿库阿鲁“这是没办法的事,青哥。自古以来都一样,人人平等几乎是不可能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人人都有一千万的存款会发生什么事,那一定是个灾难,全部都变成了同等级别富翁,谁还愿意去做环卫工?谁还愿意去辛辛苦苦种庄稼?谁还愿意下井去挖煤?谁还愿意去做工人?谁还愿意去通下水道?

(因字数限制,本章后续内容见评论区)

──── 0人觉得很赞 ────

使用道具 举报

6 小时前
本帖最后由 先平 于 2025-7-20 11:14 编辑

(接上文)

“如果人人都有一千万,物价一定会飙升,拥有战略性物资的人会变成新的资本家。他们可以把原来几十元一袋的大米涨价到几百上千元,否则就不卖出商品,那些手握大把现金而没有物资的人只有乖乖交出手中大把大把的钱才能维持基本生活。资本再次流向少数人,新的金字塔结构再次形成。”

姜尚青:“那我就把粘贴砖块的水泥给换个品种,寻找一种替代现有金钱运转模式的架构。”

小缇阿库阿鲁闻言来了兴致:“哦!快说来听听。”

姜尚青:“我们都知道金钱社会赖以维持的基础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有几个功能,一是度量价格的工具;二是购买货物的媒介;三是保存财富的手段。它是财产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最开始的货币确实可以被称作为一般等价物。比如甲有一斤玉米,但甲想吃土豆;乙有一斤土豆,但乙想吃玉米。那么甲可以用他的一斤玉米直接与乙的土豆进行交换,后来这种交换太过频繁,便出现了货币,刚开始人们公认1斤玉米=1斤土豆=1块钱,而拿着1块钱的人就可以去市场上选择买1斤玉米或者1斤土豆。在这个时期1块钱的价值就等同于1斤玉米或者1斤土豆的价值。”

“但当货币真正出现的那天起,人们就发现钱这玩意儿是个好东西,只要有了足够多的钱,你就可以兑换任何物资,只要能够保证你兜里的钱比别人多,你就可以过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因为如果每个人的钱都一样多,那么意味着你还得去种玉米或者种土豆。”

“因此,得到更多的钱成了所有人的目标,如何得到更多的钱呢?‘利润’这个极具‘金融’属性的词被发明出来,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金融’的根本目的和最本质特征就是‘利润’。”

“那么又如何得到利润呢?很简单,一个人用1块钱从甲手上收购玉米,然后转手用1块3的价格卖给乙,这个人就获得了3毛钱的利润。”

“有人说3毛钱的利润是商人的劳动价值,可在我看来3毛钱的利润本质上来说其实是商人的欲望。欲望可大可小,所以利润也可大可小;不同人的欲望大小不同,所以不同商人挣得的利润也大小不同;欲望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所以商人获得利润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关于利润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特性:那就是利润的实现必然是在他人身上才能实现。自己在自己身上是实现不了利润的,只能经由他人购买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才能实现利润。从这个角度出发,会发现在小商小贩阶段还一定程度上保留有那种让使用价值尽可能发挥的纯粹,血腥味也相对较淡;而一旦资本或某种势力形成,就可以闻到比较明显的血腥味。”

“所以在我看来,一旦利润加注到货币身上,货币就已经超越了一般等价物的定义,准确地说如今的货币表达式应该是:货币=一般等价物+欲望。一般等价物基本是个定量,好比说古人吃三大碗饭基本能饱,今人吃三大碗饭也基本能饱,这三大碗饭能使人吃饱的价值基本变化不大,从物品实用价值上来说勉强算定量。而欲望却是个极大的变量,而且还是个无底洞。”

“常规意义上的货币由国家央行发行,市场主体利用金融工具将货币(资金)从资金盈余方流向资金稀缺方,所以学术上一般认为货币就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信用,而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有汇率差。”

“但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的话会发现有点问题,如果货币代表一个国家的信用,那么说明国家的信用越高他的货币价值就越高,只有国家信用发生重大变化时它的货币价值才会变化,可事实是不同国家的货币汇率时时都在发生变化,那不就意味着每个国家的信用时时都在发生着变化吗!既然信用都时时在发生着变化,还能称得上信用两个字吗?你会称呼一个信用时时在发生变化的人为一个守信用的人吗?”

“所以……你在思考一种具有固定信用且不夹杂欲望的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吗?”小缇阿库阿鲁问。

“聪明!”姜尚青说:“我称它为【德信币】。它是一种《道德经》中‘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发展模式。”

“当然,我这句话并不是说要杀富济贫,因为杀富济贫同样是在割韭菜,只不过是在割富人的韭菜。【德信币】要践行的……是真真正正的天之道。”

小缇阿库阿鲁:“天啦,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德信币】的所有资料。”

姜尚青说:“众所周知,资本有一个特性就是哪里有利润往哪里钻,哪里安全往哪里钻,哪里危险就逃离哪里。如果某个国家发生战争,那么那里的金融系统必将混乱,货币贬值、物价大幅上涨。对吗?”

小缇阿库阿鲁:“对,我想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

姜尚青说:“而谁拥有的钱越多,也就反映出谁拥有的财富越多,对吗?”

小缇阿库阿鲁:“对。”

姜尚青:“所以我希望【德信币】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功能:”

“一是【德信币】作为全球流通币种可以绝对性稳定全球商品价格,是绝对的一般等价物。”

“二是如果某个国家发生战争,【德信币】可以在这个区域发挥压舱石作用,稳定物价,尽力保障战区老百姓的基本生活。”

“三是【德信币】不具备任何金融和‘利润’属性,不带有任何欲望特征。”

“四是拥有【德信币】越多的人,则反映出他的品德和信用越高,与财富没有任何关系。”

5f756afd8d676a43ff2d3643f1cb29bd.jpeg
问好!祝福!
6 小时前
未来的章节都会围绕这个全新的社会底层交互逻辑展开
先平 发表于 2025-7-20 11:34
未来的章节都会围绕这个全新的社会底层交互逻辑展开

“你是新的造物主”
“将会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