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青仔细咀嚼着小缇阿库阿鲁的每一句话,片刻后说道:“你说如果世间之人普遍拥有了心电感应能力后,社会会变成什么样?”
“鬼知道呢。”小缇阿库阿鲁说:“我才没想过这个问题。”
“会不会变成这样?”姜尚青说:“假设警察抓获了一个嫌疑犯,警察并不需要对嫌疑犯录任何口供,也不需要嫌疑犯说任何话,嫌疑犯狡辩与不狡辩都不重要,他会被带到一间小屋子中,这个屋子联通七个另外的房间,每个房间中有一位拥有心电感应能力的人。”
“嫌疑犯看不见他人,而七位互不知晓的心电感应人员可以看到嫌疑犯,他们会用心电感应能力获取嫌疑犯在案发前后的活动轨迹,并做好记录,当七名心电感应人员的记录有超过四份记录述说的犯罪经过大致相同,警方就可以根据心电感应人员的记录轻而易举的寻找到嫌疑人犯罪的关键性证据,并证明嫌疑犯是否是真凶。这时候嫌疑人认罪与否都已经无关紧要,法官可以直接进行判处。”
“而七名心电感应人员则从庞大的心电感应人员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确保同个案件中心电感应人员互相不知道彼此是谁。”
“听起来倒是不错。”小缇阿库阿鲁道。
“只是听起来不错而已。”姜尚青又说:“还是有诸多漏洞,比如说让心电感应人员可以看到犯罪嫌疑人这一点有没有必要?如果看到嫌疑人是熟人后会不会动恻隐之心?比如说又如何确保心电感应人员之间不会相互串通?”
小缇阿库阿鲁无奈地摇摇头,“青哥,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你一个人是无法穷极所有细节的。”
“那倒也是,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姜尚青灵光一闪,起身说道:“对了,我还想到一个问题:资本的问题。”
小缇阿库阿鲁:“哦,是什么样的问题让你激动得跳了起来?”
姜尚青:“我们都知道资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逐利,一件商品如果有机会可以赚100元的利润,那么商人一定不会选择只去赚5块钱,是吧?”
小缇阿库阿鲁:“我想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100个商人中起码有99个会选择去赚100元利润,而非5元。剩下一个只赚5元的商人一定不是个成功的商人,要么就是他只赚5元的背后还有赚远远超过100元利润的策略,比如那些低价旅游团就是这样的套路。”
姜尚青:“那如果一个拥有心电感应能力的商人卖一件商品给一个拥有心电感应能力的顾客时会发生什么事呢?”
小缇阿库阿鲁想了想,说:“那商人一定卖不了太高的利润。”
“不,你错了。”姜尚青说:“真正有能力的商人根本不管你有没有心电能力,商品在他手上,他依旧拥有大量的资本和话语权,他同样会赚100元的利润,而非5元。”
小缇阿库阿鲁:“不是太明白。”
姜尚青:“因为资本是逐利的,他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不管有没有心电感应能力,他都会想方设法的去赚到100元的利润,而非5元,不外乎就是换个应对心电感应能力的套路而已。”
小缇阿库阿鲁:“这么说好像也有些道理。”
姜尚青:“可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么即使心电感应能力普及也不会带来任何福祉,反而可能会成为资本和精英人士垄断的手艺,形成更大的内卷,造成更大的社会分裂。”
小缇阿库阿鲁:“这是没办法的事,青哥。自古以来都一样,人人平等几乎是不可能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人人都有一千万的存款会发生什么事,那一定是个灾难,全部都变成了同等级别富翁,谁还愿意去做环卫工?谁还愿意去辛辛苦苦种庄稼?谁还愿意下井去挖煤?谁还愿意去做工人?谁还愿意去通下水道?”
(因字数限制,本章后续内容见评论区)
|